【风险提示】远离不良校园贷 莫用青春来还债 返回列表页>>

     一、警惕“校园贷”

进入大学后,学生们开启了多姿多彩的大学校园生活,但也面临着形形色色的诱惑。不法分子盯上大学生这一涉世未深、社会经验不足的群体,用“校园贷”对高利贷进行包装,导致众多大学生陷入校园贷泥潭,承担着巨大的精神压力,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网络购物、支付、理财等网络金融模式已经大大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与此同时,却有不法分子借机针对金融防骗意识相对薄弱的在校学生开展非法借贷业务,让正处于大好青春年华的学生深陷负债泥潭,无法脱身。

现如今,有关部门发现存在部分小额贷款公司,以大学校园为目标,通过和科技公司合作等方式进行诱导性营销,发放针对在校大学生的互联网消费贷款,引诱大学生过度超前消费,导致部分大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侵犯其合法权益,引发恶劣的社会影响。

对此,2021年初,中国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将大学生设定为互联网消费贷款的目标客户群体,不得针对大学生群体精准营销,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

二、风险防范

目前,国家和学校已建立起完善的资助体系,设立了如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临时困难补助等多种形式的资助项目,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生活和学习需求。如果在校大学生遇到经济困难,可第一时间与老师取得联系,获取帮助。

拒绝校园贷,需要社会、学校、大学生的共同努力。在此,也提醒广大学生:

1.树立正确消费观

树立理性科学的消费观。结合自身经济状况,不盲目攀比,树立合理消费、理性消费、科学消费的观念,养成勤俭节约的优良习惯。

2.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要充分认识网络不良借贷存在的隐患和风险,警惕不明网站、APP、电话、短信等形式发布的网络贷款广告,积极学习金融和网络安全知识,远离不良网贷。如果发现自己上了校园贷的圈套,及时向学校、老师、父母反映情况,一旦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及时报警。

3.提升自我防护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切勿随意将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告诉他人,不随意为他人作信用担保,珍惜个人信用。

希望各位同学加强对网络贷款的辨识能力,防范网贷风险,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环境。


【风险提示】远离不良校园贷 莫用青春来还债
陕西分公司 2024-03-14 1

     一、警惕“校园贷”

进入大学后,学生们开启了多姿多彩的大学校园生活,但也面临着形形色色的诱惑。不法分子盯上大学生这一涉世未深、社会经验不足的群体,用“校园贷”对高利贷进行包装,导致众多大学生陷入校园贷泥潭,承担着巨大的精神压力,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网络购物、支付、理财等网络金融模式已经大大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与此同时,却有不法分子借机针对金融防骗意识相对薄弱的在校学生开展非法借贷业务,让正处于大好青春年华的学生深陷负债泥潭,无法脱身。

现如今,有关部门发现存在部分小额贷款公司,以大学校园为目标,通过和科技公司合作等方式进行诱导性营销,发放针对在校大学生的互联网消费贷款,引诱大学生过度超前消费,导致部分大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侵犯其合法权益,引发恶劣的社会影响。

对此,2021年初,中国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将大学生设定为互联网消费贷款的目标客户群体,不得针对大学生群体精准营销,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

二、风险防范

目前,国家和学校已建立起完善的资助体系,设立了如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临时困难补助等多种形式的资助项目,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生活和学习需求。如果在校大学生遇到经济困难,可第一时间与老师取得联系,获取帮助。

拒绝校园贷,需要社会、学校、大学生的共同努力。在此,也提醒广大学生:

1.树立正确消费观

树立理性科学的消费观。结合自身经济状况,不盲目攀比,树立合理消费、理性消费、科学消费的观念,养成勤俭节约的优良习惯。

2.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要充分认识网络不良借贷存在的隐患和风险,警惕不明网站、APP、电话、短信等形式发布的网络贷款广告,积极学习金融和网络安全知识,远离不良网贷。如果发现自己上了校园贷的圈套,及时向学校、老师、父母反映情况,一旦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及时报警。

3.提升自我防护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切勿随意将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告诉他人,不随意为他人作信用担保,珍惜个人信用。

希望各位同学加强对网络贷款的辨识能力,防范网贷风险,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