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用户: 登录注册 | 企业客户入口

【金融教宣】提高防范意识,远离养老诈骗 返回列表页>>

养老诈骗是一种针对老年人群体的诈骗行为。近年来,养老诈骗案件频发,现实生活中,骗子们正是利用老年人警惕性较低、对新生事物较为陌生、防范心理弱、信息较闭塞、渴望陪伴、容易跟风等心理特点,策划了一系列骗局。常见的养老诈骗类型有:

一、提供“养老服务”

    迎合老年投资人的养老需求,以投资养老基地、旅游考察等项目为名,将老年客户诱骗至所谓养老基地、福利院进行参观、游玩,迎合老年人需求,描绘养老项目的未来,进而以预售养老床位等名义进行非法集资。

 二、投资“养老项目”

    不法分子抛出高额分红、包本高息、预定服务等说辞吸引老年人,诱骗老年人投资所谓“养老服务”项目,收费名目五花八门,如“贵宾卡”“会员费”“预付费”等。这些机构没有能力提供所承诺的养老服务,获得资金后运作、流向不透明,有很高的集资卷款跑路风险。

三、销售“养老产品”

     一些企业不具有销售商品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销售商品为主要目的,采取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免费体检、免费旅游、赠送礼品、会议营销、养生讲座、专家义诊等方式欺骗、诱导老年群体购买价格虚高或假冒伪劣产品,进行非法集资。

四、宣称“以房养老”

    不法分子用“以房养老”名义诱骗老人抵押房产,诈骗资金,以国家政策名义掩盖非法集资之实,诱骗老年人将抵押房产的资拿去购买其推荐的理财产品,部分老年人最终失去了房子,还背负贷款。

五、代办“养老保险”

    不法分子冒充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谎称可以帮助未参保人员代办“养老保险”或者代办“提前退休”,收取老年人“材料费”“保险费”等,实则实施诈骗。

太平洋产险深圳分公司温馨提示您:

    互联网时代,骗子的花招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我们该如何做好防范呢?

    1、保护好个人身份证件、银行卡,老年人应该加强自我防范意识,不要相信陌生可疑的电话、短信,不要在不正规网站填写自己和家庭成员的信息。

    2、不要贪图诱惑“天上不会掉馅饼”, 不轻信“高收益、低风险”、“零风险、高回报”的宣传,不轻易涉足自己不了解的投资领域,时刻保持警惕,凡事多留一个心眼,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3、时刻保持警惕,骗子往往会主动与老年人套近乎,表现得十分热情,这时老年人就容易放松警惕,一旦取得信任,得到钱款,骗子立马翻脸不认人。

    4、通过正规途径购买商品,切勿轻信传单、小广告。对来历不明、资质不详的健康讲座、免费体检等活动保持警惕,不贪图蝇头小利。遇到健康问题要去正规医疗机构就医,遵从医嘱服用药物。

    5、提高法律意识,老年人平时要多多关注新闻媒体,或者社区宣传,提升对养老诈骗各种手法的识别能力。

    6、积极与人沟通,由于子女在外工作,老年人独居在家的时间比较多,平时要常与邻居、亲朋好友多沟通,若遇到可疑人员上门来访,要第一时间核实身份,无法核实时及时报警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