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险】警惕新型骗局 防范金融欺诈

返回列表页>>

案情简介:
2025年3月,客户张先生接到“女儿”的紧急视频电话,对方称因交通事故需立即支付5万元医疗押金。视频中“女儿”的面部表情、声音均与本人高度一致,张先生信以为真准备转账。所幸在银行工作人员提醒下,张先生通过电话联系到真实女儿核实,发现其微信号被盗,险些落入AI换脸诈骗陷阱。

无独有偶,2024年12月,李阿姨接到“哥哥”的微信视频,称突发疾病需借款5000元住院。李阿姨转账后联系亲属才得知,哥哥的账号被盗,诈骗分子利用AI技术伪造了视频通话内容。

 

案例解析:
当前,AI技术被不法分子滥用,形成以下新型诈骗模式:

1、深度伪造身份:通过AI换脸、声音合成技术,伪装成亲友、领导等可信身份,以紧急事务诱导转账;

2、精准筛选目标:利用AI分析社交媒体动态,锁定易受骗群体(如老年人、残障人士),定制诈骗话术;

3、伪造交互场景:通过转发被盗账号的历史语音、伪造“安全账户”通知等,增强欺骗性。

 

风险提示
为防范AI技术诈骗,太平洋产险提醒您:

 

1、多重核验身份

收到亲友、客服等涉及转账的要求时,务必通过电话、见面等独立渠道二次确认身份;

警惕视频通话中的异常细节(如画面卡顿、回避特定问题),可要求对方做特定动作(如摇头、比手势)验证真伪。

2、强化信息保护

避免在社交平台过度公开人脸、声纹、住址等生物及隐私信息;

谨慎点击陌生链接,不向他人透露银行卡号、验证码等敏感数据。

3、选择正规渠道

办理保险、理赔等业务时,通过官方APP、客服热线等途径核实工作人员身份,切勿向个人账户转账;

若遭遇诈骗,立即保留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结语
AI技术为生活带来便利,却也成为诈骗分子的“新工具”。唯有提高警惕、筑牢信息防护墙,方能守住财产安全。太平洋产险将持续通过科技风控手段,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的金融环境。


【以案说险】警惕新型骗局 防范金融欺诈
2025-05-22

案情简介:
2025年3月,客户张先生接到“女儿”的紧急视频电话,对方称因交通事故需立即支付5万元医疗押金。视频中“女儿”的面部表情、声音均与本人高度一致,张先生信以为真准备转账。所幸在银行工作人员提醒下,张先生通过电话联系到真实女儿核实,发现其微信号被盗,险些落入AI换脸诈骗陷阱。

无独有偶,2024年12月,李阿姨接到“哥哥”的微信视频,称突发疾病需借款5000元住院。李阿姨转账后联系亲属才得知,哥哥的账号被盗,诈骗分子利用AI技术伪造了视频通话内容。

 

案例解析:
当前,AI技术被不法分子滥用,形成以下新型诈骗模式:

1、深度伪造身份:通过AI换脸、声音合成技术,伪装成亲友、领导等可信身份,以紧急事务诱导转账;

2、精准筛选目标:利用AI分析社交媒体动态,锁定易受骗群体(如老年人、残障人士),定制诈骗话术;

3、伪造交互场景:通过转发被盗账号的历史语音、伪造“安全账户”通知等,增强欺骗性。

 

风险提示
为防范AI技术诈骗,太平洋产险提醒您:

 

1、多重核验身份

收到亲友、客服等涉及转账的要求时,务必通过电话、见面等独立渠道二次确认身份;

警惕视频通话中的异常细节(如画面卡顿、回避特定问题),可要求对方做特定动作(如摇头、比手势)验证真伪。

2、强化信息保护

避免在社交平台过度公开人脸、声纹、住址等生物及隐私信息;

谨慎点击陌生链接,不向他人透露银行卡号、验证码等敏感数据。

3、选择正规渠道

办理保险、理赔等业务时,通过官方APP、客服热线等途径核实工作人员身份,切勿向个人账户转账;

若遭遇诈骗,立即保留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结语
AI技术为生活带来便利,却也成为诈骗分子的“新工具”。唯有提高警惕、筑牢信息防护墙,方能守住财产安全。太平洋产险将持续通过科技风控手段,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的金融环境。